脂質對紅斑狼瘡的影響

大家看資料前,我做個小小介紹:
脂肪酸分兩大類
1. 饱和脂肪酸(所有的动物油的主要脂肪酸都是饱和脂肪酸,鱼油除外)
2. 不饱和脂肪酸
根据双键个数,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。
ω-6族的亚油酸主要存在于豆油、玉米油和葵花油
ω-3族的α-亚麻酸含量较高的是紫苏籽油和亚麻籽油
鱼油: 富含ω-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(DHA和EPA)

下面資料摘自《紅斑狼瘡中西醫結合診治》
不論實驗LE動物或SLE患者,飲食因素在LE病情的嚴重性中起重要作用。 減低熱卡飲食,可增強生理活動能力,減低自身免疫病的嚴重性。 低脂肪飲食有同樣結果,低熱卡,低脂肪可延長存留期。 組織學研究也顯示高熱卡者腎病發展,免疫球蛋白(LG)廣泛沉著于腎小球毛細血管中,而低熱卡者很少有腎小球增生,也無腎小球硬化的金屬環樣病變,地沉著輕微。 DNA的抗體滴度,限制熱卡和脂肪飲食可抑制LE血管炎和GN的發生,而飽和脂肪大量攝入可致病情發展。 因此,改變脂質攝入可明顯改善自身免疫病,雖然脂肪酸是細胞結構,且在膜結合酶和受體的功能方面起關德性決定因素,在這方面對免疫反應也是重要調節因數。 飲食中如富含EPA,可使抗ssDNA、dsDNA抗體延遲發生,並抑制其滴度,抑制腎小球病發展,魚油是抑制自身免疫及抑制GN發展的獨有脂質。

不飽合脂肪酸:
ω6 脂肪酸比較 ω3 脂肪酸:
ω6 明顯有炎症傾向。
ω3 脂肪酸能明顯延長生命
飲食脂肪或脂質可調節器官特異性轉化生長因子TGF 1β 的發展。 
吃深海魚油可明顯減少蛋白尿量。
飲食脂質可調節TGF-1 β ,在特異性器官的發展。 
魚油還可使dsDNA抗體下降,改善生存質量,減低腎TGF β 、mRNA和蛋白作用
故可建議魚油可治療狼瘡性腎炎(LN)至少可以減輕腎臟對TGF-1 β 發展。 
近來研究表明魚油可以延緩自身免疫腎病的發生,因為魚油可以抑制Thl和Th2細胞因子產生。 
魚油能抑制IL-12、IL1 β 、IL-6、TNF-2,主要這些細胞因子從健康人的單核細胞中產生。 然而真正魚油起效的時間是在服用後第10周。 另研究  ω3  脂肪酸能減低II抗原的表達,以及IL-1產生下降,和TNFamRNA水準下降。 此外,魚油中的EPA可使淋巴細胞增生下降。 
健康志願者飲食中補充 ω3 脂肪酸6~12周,可抑制絲裂原刺激致淋巴細胞增生,並減低細胞因子產生。 
有報導類風濕關節炎及SLE志願者服用亞油酸後可使T細胞增生下降,尤其是血中單核細胞受到植物血凝素或抗CD3/CD4單克隆抗體刺激後。 
另報導,CTD的關節炎者滑液中依賴II2淋巴細胞孤立長期發育生長可因GLA、EPA服用而受抑制。 
因此,脂肪酸有能力調節T細胞與B細胞激活,而可用於治療SLE。
GLA與DGLA可抑制 IL1 β 與TNFa的產生。 
GLA在食物中大量見於種子類、櫻草花、苣類,植物中且可迅速轉換為DGLA。 

雖然飲食調節在SLE類疾病嚴重性中的減輕作用未完全肯定,但至少在臨床可見到不少病例在撤減激素的同時,飲食控制,包括應用魚油。 
有研究,17例SLE病患一年控制飲食多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後,明顯減少疾病活動次數並減少激素用量。
SLE 雙盲試驗也證實低脂肪與EPA等治療後80%病例有明顯臨床改善。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太極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