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朋友傳來安眠藥對腦瘤有某種“貢獻”...恰巧我婆婆81歲也有腦瘤。四年前偶然間,坐在窗前吹到風,頭疼,檢查後,醫生判定“正常”,半年後,婆婆還是覺得不舒服,再次看醫生,另一個醫生看到X光片有一個像黃豆大的影子...腦瘤,追蹤六個月前的片子,發現那時候是一個米粒小的影子...被醫生忽略了。
幸好最後用電腦刀,醫生說再遲,會壓迫到視神經,可能會失明。
回來說安眠藥的事兒,20+年前,婆婆已經吃了幾年的安眠藥,我記得蠻清楚的,那時候我曾經勸婆婆不要太依靠安眠藥來睡覺,婆婆訓說: 醫生說可以,劑量很低。
現在呢,三十年過去了,婆婆經常整夜失眠,劑量是每日兩顆,去年嚴重時候,醫生採交互換藥,有好些,但是過一陣子也沒有效了。整個人都要崩潰了...
於是她終於肯看中醫,中醫說她有虛火,虛火造成她糖尿病30+年,失眠,口乾口苦,虛火去了,可以睡了,糖尿病容易控制,不會口乾口苦,就不會一直想喝冰飲,不會一直想吃零食,糖尿病就會更好,哈哈,我在繞口令了。放在就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。

下面是我在網上收集的安眠藥資料,給大家做參考。

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後遺症:   一、易养成习惯,甚或成瘾。服药的时间越长,停药后补偿反跳越重,有些人出现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,便产生了非吃不可的错误认识,形成了药物依赖性。   
二、容易产生耐药性,并具有危险性。白天药物促使肝脏产生药物的分解酶增多,体内的药物就能够很快的被这种酶破坏,从而使药物的催眠作用逐渐减弱,而产生耐受现象。因此,有些人吃安眠药的剂量会越来越大,造成严重后果。

三、具有一定毒性。因为大多数安眠药经过肝脏分解,由肾脏排泄的,所以对肝肾功能必然有影响。对肝肾不好的人,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安眠药,否则会引起肝脏肿大,肝压疼痛,肝功能不正常,甚至出现黄疸、浮肿、尿中蛋白等肝肾功能的损害。

四、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。例如恶心、食欲减退,腹胀、便秘等。再比如与其他药物可产生相互作用。

五、某些安眠药排泄较慢,长期服用,日积月累,可产生蓄积中毒,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,防止成瘾或药物蓄积中毒。对于失眠、抑郁症的治疗不要单纯依赖药物,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加强心理治疗,讲究睡眠卫生,加强中医药治疗。 

怎样选择安眠药呢? 
目前,安眠药大体有三类:
第一类是苯巴比妥类,按用量不同,作用又有镇静、安眠、抗惊厥和麻醉之分。常用的品种有:苯巴比妥和速可眠。
第二类是安定类又称抗焦虑药,安定类药不仅影响中枢脑干系统,更重要的是影响边缘系统而诱导人们入睡,醒后无明显困倦感。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安眠药。这类药有安定、舒乐安定、佳静安定、氯硝基安定、氟安定等。
第三类则是其它安眠药,有水合氯醛,眠尔通,还有最新一代安眠药思诺思、松果体素等。

怎样来选择安眠药呢?
专家认为:   
一要因病施治
失眠可由许多疾病造成,为此要在医生帮助下找到病因,对因施治。如一些顽固性失眠则可能是因精神疾病引起的。像忧郁症病人就应首选抗忧郁药,如:阿米替林、百忧解等;精神分裂症病人要选用抗精神病药,如:氯丙嗪、氯氮平等;又如躯体疾病性的失眠,继发于心脑血管病、咳嗽、哮喘、多尿等,就需积极治疗原发病,原发病治疗好了失眠症也随之缓解。   
二要对症用药
其实失眠症中分为入睡困难,睡眠浅易惊醒、多梦和早醒等。为解决入睡困难,可选用起效快、半衰期短的药如三唑仑;
睡眠浅易惊醒者可选用中效的如佳静安定、舒乐安定;
早醒睡程短的病人可选用长效氯硝基安定、氟安定等。
这样用药既可减少副作用,又可增加疗效。   

应注意的几个问题
一是患者对各种安眠药不要寄予过高的希望,更不应幻想“药到病除”,尤其不要服药后过分关注和等待药物何时显效,结果会越关注药物,作用效果越差,应注重“先睡心、后睡眠”。

二是不要长期使用。只要恶性循环阻断,睡眠改善了,即停止使用,不然易引起肌体耐药性和依赖性。

三是注意用药量个体化。每个人服药量就像饭量一样有大小。太少了不起作用,量大会引起不良反应。
四是勿单一用药,应选择几种交替使用,以减少依赖性甚至成瘾性。再有药物使用超过两周即不能突然骤停,不然会出现“反跳”症状,即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失眠。故停药要像下楼梯一样一步步下,每隔几天减少半量,甚至四分之一剂量。一旦出现“反跳”再恢复原来的用量,等病情稳定了再减药。还有在使用各种安眠药时要严密注意药品各自的禁忌症和副反应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太極媽 的頭像
    太極媽

    太極媽資料庫

    太極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