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X是無活性的merchlorethamine的衍生物,在肝臟中經線粒體的細胞色素P450 酶代謝產生有活性的代謝產物,具有治療效應和毒性作用。 包括4-羥基環磷醯胺,磷酸胺氮芥,丙烯醛(acrolein)等。 在其他組織如膀胱移行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中也可代謝CTX,從而引起局部的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,CTX口服吸收良好,口服與靜脈注射的劑量相似。 CTX應用後20%經腎臟排出 80%經肝臟處理。上述代謝產物的半衰期尚未明確,故在器官損傷時無法正確指導其調節劑量。 然而當患者肌酐清除率低於30ml/min時,CTX的毒性增大,故必須作劑量調整。 在透析者必需減少劑量,在肝功能不全時CTX的毒性不明,因肝臟既產生活性代謝產物而又使其降解。 在SLE肝腎同時損害時,作者認為仍宜謹慎應用。 現已明確CTX直接作用於DNA導致細胞死亡,其效應作用於細胞週期的各個時期,其他作用有認為在應用CTX後2~4d迅速發生治療效果是直接免疫調節,主要由於免疫活性細胞起作用,其機制包括巨噬細胞功能改變、增加前列腺素E2產生,基因轉錄的變化以及直接對B淋巴細胞的抑制功能。 從而阻礙其分泌自身抗體。 靜脈注射CTX可抑制T細胞活化,由於其為單克隆抗體對CD2 抗原的結合,是否這種T細胞功能的調節對SLE起治療作用,尚無充分證據。 CTX產生與劑量相關的淋巴細胞減少,CTX治療量產生CD4+和CD8+減少IV CTX後CD4+ 及CD8’及細胞減少,當每月衝擊CTX療法後顯著CD4B細胞下降,停止月二次治療後,B細胞迅速回至基線,但CD+仍然相對,因此非強烈的CTX治療可引起CD4 CD8比例,以及CD19+的百分比持續下降,直至6個月後CD4/CD8比例才回復。 如前述已證實應用CTX特異性減少B細胞功能,減少SLE自身抗體產生。 但並不能使lgG、IgA、lgM等Ig。 因此抑制SLE自身抗體產生是CTX的功能。 有認為小劑量CTX能增強免疫反應,不論是抗體還是細胞介導的免疫,甚至在理論上小劑量CTX能增強抗腫瘤活性。 然而,在CTX減量中,臨床實踐並未證實免疫抑制為免疫興奮或增強所代替。
後遺症
环磷酰胺别名“癌得散;癌得星;安道生;环磷氮芥”,由于在被活化前无作用,所以与氮芥不同,无局部发皰和刺激作用不引起局部坏死或静脉炎。 胃肠道反应较氮芥轻,表现为食欲减退、恶心,大剂量注射亦可引起呕吐,但不甚严重。脱发较多见,一般在用药后3~4周出现,停药后可再生。 骨髓抑制:白细胞下降远较血小板下降明显。本品引起的骨髓抑制虽较常见,但一般较易恢复。 中毒性膀胱炎:为特有的毒性反应,在大剂量注射时可见。主要由于其水解产物在膀胱内浓集,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和少尿、血尿、蛋白尿等。肝功能损害较常见,对原有肝病病人应慎用。 少数病人尚可有头昏、不安、幻视等不良反应。 长期应用可致男性睾丸萎缩、精子缺乏、妇女闭经、卵巢纤维化、畸胎等。 孕妇禁用。 偶有胃溃疡、出血等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