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 整體觀念
皮膚狼瘡雖然稱為「皮膚」LE,但實際上是SLE的一部分.
治療DLE時首先著眼整體,將主體與局部關係、主次分清。 標本同治。
「腠者,三焦通會元真之處,為血氣所注,理者,皮膚與臟腑紋理也,玄府,汗孔也,汗屬水,水色玄汗之所居,故曰玄府」。
皮膚與臟腑的關係:「肺主皮毛... 肝主筋,爪為筋之余,腎之華在發」。
三焦之氣通腠理。 皮膚是百病入侵門戶:「是故虛邪之中人也,始于皮膚,皮膚緩則揍理開,開則邪從毛髮入。 入則抵深,深則毛髮立,立則浙然,故皮膚疼,留而不去,則傳舍經絡。 」
B. 邪正力量的對比或轉化
對SLE不能從表面看邪正雙方的對比。 並非所有扶「正」的中西藥均是「正」。 正」對SLE來說有時直接是邪,甚至會轉化為邪。 扶 「正」有時候反而變為助「‘邪」。
西藥與皮膚紅斑狼瘡的正邪作用:
1. 皮質激素與氯哇,雖表面是「正」藥,副作用卻成為皮膚紅斑狼瘡的 「邪」,加重其痰瘀。
2. 白蛋白類也可由正轉為 「邪」,如「痰阻」、「郁滯」、「凝塞」 等邪。 因此在辨「證」 時,必須考慮西藥副作用在 「證」 中參與表現。
C. 具體應用時視病情靈活運用
1. 正氣盛時,以祛邪為主
2. 正氣虛時,扶正以祛邪
3. 邪正相當,攻補兼施,補正氣之不足, 攻邪氣之亢盛
屬性的治療方法有時可以相類似與西醫治療,如西醫用抗生素,也是一種 「祛邪毒」 的方法,抗生素與清熱藥類似,但西醫藥針對性較強,然而廣譜不足,解毒作用不如中藥且有時副作用大。
靜脈滴注、肌內注射破壞人體屏障系統,然而明確的劇毒物質或生物體如化膿的金黃色葡萄球菌(SLE皮膚化膿病灶發展成敗血症)則選擇對該菌敏感而又不惡化DLE的西藥,可充補中藥清熱解毒藥力量之不足,更加發揮祛邪的作用,真正做到「祛邪以扶正」 的效應。
具體應用清、溫、補、消、和、汗、下、吐八法變通,結合八綱、熱病、寒證、臟腑、病因論治。
D. 局部、外治與整體內治的辨證關係
皮膚LE是SLE的一部分或首先的表現,盤狀LE全身檢查,其他系統可無病變,內服藥調節全身免疫失常也同時治療了皮膚的免疫失常。 以中醫外治法根據病理變化病變選用外用方藥。 內治與外治的辨證關係,得視病情而決定。
重點治療在局部時,外治法有其優點
1. 全身副作用少(包括中藥的不良反應)
2. 集中優勢藥力擊中病損,減少藥物用量。
3. 淺表而局限的皮膚病變有時是內治法藥力所不能達到的。
治法中切記孤注一擲,不計其餘,治標傷及治本, 僅看表面,不計本質。 應該標本兼治,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。
藥物均有兩重性,某些中藥雖可抑制局部病灶,卻可引起全身中毒、SLE惡化。 雷公藤及蟲類藥在具高反應過敏性皮炎SCLE, ACLE者均忌用之。 以毒攻毒及異性蛋白類在LE類過敏免疫反應中不能隨便應用,即使局部應用也宜十分謹慎,嚴密觀察之。